第(1/3)页 第二天,下午,朱由检就先去了京营。 今日计划是想要看看京营的情况。 在赶路的时候,朱由检还在看内阁送来的春闱计划。 崇祯元年的正月,过的非常的快。 在上元节之后。 很快也就到了下旬。 距离戊辰年会试也是越来越近。 大明的未来文人阶层们大部分都汇聚在了京城,此刻的他们都在等待着二月的会试。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也是让自己名扬天下的机会,所以虽然大部分的人都在聚集,但是也有人在揣摩圣意。 毕竟现在的大明已经是出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内忧外患。 在这样的情况下,新皇帝继位之后,肯定是会主要考校这一方面的内容所以也就吸引了一些人士子们的揣测。 如此情况下,大家都会去做这件事。 不过有一些人却不这么做。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真才实学。 当然还有的人那就有路子了,比如说来自地方上大族的,他们家有族人在京城当大官的,那么自然是要走动走动的,获得信息不少,甚至一些人还能够获得考题。 不过这些都不是朱由检去考虑的,他把这件事都安排给专人去做了,自己所能够做的就是等结果而已。 不过朱由检会关注整个过程。 毕竟,在这一年的进士中,有好几个人的表现都非常的不错。 这些人朱由检是打算大用的。 所以他才会比较看重崇祯元年的春闱。 不过话虽然如此,朱由检还是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的。 那就是武勋。 自从武勋子弟去年被安排进入到了新京营中开始操练之后,一些武勋家都是各有微词。 但是他们不敢当着朱由检的面说,只是回去找武勋中最大的三位国公。 但是,远在南京的魏国公把自家的子弟送到了京城要进入京营进行训练之后,大部分的人都不在说话了,但是还有一些人在发声。 毕竟自家是靠祖宗获得的武勋,都已经是武勋了,哪里还用的着去磨练自己家的子弟,而且,自己的子弟就算是进军营怎么的也要授官的,可是却只能当个大头兵,这怎么能够忍。 可是话虽然多,他们不敢在皇帝那里说什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