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张玉心中暗道。 “大师姐,我们来帮你。” 恒山派的几个小尼姑,见仪和搬了这么多东西,连忙起身,要上前去帮忙,却都被叫住了。 “不必了,仪清,你算好我们取用的柴火数量,按照市价折算成香火钱,放入功德箱内。” 仪和将铁炉,柴火放在地上,她看了眼正低头看什么的男子,眼中不由露出几分得意之色。 “大师姐好厉害!” 恒山派弟子拍掌叫好,同门融洽,真情流露,倒教人好生羡慕。 “大师姐力大如牛……” 仪和被送到佛门前已经十二岁,那时她已经像男子般出劳力,什么苦活累活都能干,却还是因为有了弟弟,家中觉得她食肠宽大,而被送入白云庵。这也算她心中一份执念,遇见男子,便想争个高低,又因性情粗暴,动不动爱发脾气,并不受江湖同道待见,连其他四派的的年轻弟子私下称呼其为‘凶尼姑’。 “恒山派三定,武功不低,弟子间出众的就少了,但师长高瞻远瞩,同门友爱团结,倒是一桩令人钦佩之事。” 张玉翻开一页牛皮册,他江湖经验老道,六识异于常人,察觉出仪和故意从自己面前经过,似乎存了几分警慑的意思,对师妹们的爱护之心,可见拳拳,他对此倒是颇为赞赏,恒山派在五岳剑派中,虽是女流,又是出家之人,但同门之间很讲义气,到了最危急关头,也没有闹出什么手足相残、师徒反目的丑事来。 “戏中有言,宁学桃园三结义,莫效瓦岗一炷香。” “五岳剑派中,华山派、泰山派、衡山派,内部墙头众多,同门之间多有不睦,嵩山派有左冷禅以武功、权术镇着,只是他一倒,门派连同那些招揽来的高手也都作鸟兽散了。” “最后能躲过灭派之灾的,竟然是初时最弱小的恒山派。” 恒山派众人很快生起火来,正值六月,虽然阴雨连绵,但与寒冷还是扯不上关系,只是湿气太重,身上容易黏糊糊的,又沾了雨,更加难受。 她们围在火炉边,烤干被雨水淋湿的衣服。 仪和借机向师妹们传授经验:“行走江湖,无论僧道,庙宇都是大开方便之门的十方丛林,取用物资,并无不当,只是不可短了世情理数,叫同门、外道瞧不起。” “大师姐放心,我们记住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