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姐,我有事要与您说....” 卫青人未到声先至, 大汉最可靠的男人,也只有在卫子夫面前才像个弟弟, 走进,见刘据也在, 卫青唤道, “熊儿。” “舅!” 刘据起身对着卫青行礼。 刘据喜欢家人唤自己熊儿,而不是陛下。 “正好你在,你舅妈为你缝了个毯子托我交给你,我总忘,等会你别忘拿着。” 卫青一家有什么好事都先想着刘据, 娘亲舅大, 血浓于水的亲情,让刘据心中流过暖流。 虽然父子关系复杂,但刘据绝对算是在身边人的宠爱下长大的,得到许多爱的人长大后不会对世界还以恨。 卫青一眼就注意到了二姐不开心, 小心问道, “姐,一大早是谁惹您不开心了?” “若要你放弃食邑,你能做吗?” 卫子夫看着卫青的眼睛,严肃问道, 不知二姐在这闹得是哪儿出,但既然问了,卫青还是如实回答道, “自然。” 现在的大汉只有三个万户侯, 卫青,霍去病,李敢(李敢是代父李广的食邑).... 大汉列侯众多,可是列侯和列侯之间的差距,甚至可能比勋贵和白衣之间的差距还要大, 有的列侯食邑不过几百邑,千邑已经算是大规模了,唯独卫、霍、李三人食邑极多,卫青足有两万六千户的食邑,可见刘彻是多宠卫青。 西汉食邑原本有治理权,皇帝担心滋生地方割据势力,于是把列侯在食邑的行政权基本剥夺了个干净,只剩下食邑赋税供养列侯,且列侯不能直接向食邑征税,只能通过中央下派的地方官员代为收税。 卫青愿意放弃两万六千户的食邑,仅用了轻飘飘的两个字,卫将军果然为大丈夫,富贵于他如浮云! 尽管卫青答应痛快,但在场的,无论是卫子夫还是刘据,都坚信卫青能既说到也做到。 卫子夫满意点头, 卫青能成长如此,也有卫子夫的功劳, 霍仲孺若有生的天赋,那卫子夫就有教的才能,经她管教下的人,都有善的底色, 教才容易,教德却难, 既然仲卿可以带头放弃,去病和李敢,就更好说服他们了。 三位万户侯一带头,其余列侯也均可拿捏。 刘据只提出了一个想法,卫子夫已经想好要如何实现了, 卫青还不知二姐为什么说这话,卫子夫便开口解释道, “熊儿欲施行均田之法,每户每口的田数都固定下来,如此便可抑制弃农从商之风。” 闻言,卫青表情严肃,他并非不知政, “熊儿,要大舅带头放弃食邑倒是没问题,只是大舅有一事不明。” “大舅您说。” “均田到底是不是好的?” 卫子夫看着卫青。 卫青是刘据嫡系中的嫡系,若有什么话不可能憋在肚子里不说, 直言道, “熊儿,大舅不知政,却也带兵打过二十年的仗,战场上士兵就是以军功激励, 没有军功,没有赏赐,谁愿意上去卖命? 既然大家都得到的一样,又何必奋勇杀敌呢? 正是有将军,众将士心里才有个念想,想着只要自己奋勇杀敌,早晚有一天也能当上将军,这是极重要的事情。 在大舅看来,你带领臣子,与将军带领将士没什么区别,没有田地的赏赐,大家都得到的一样多,谁还有干劲呢?” 卫将军所言,把“均田”一事推向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 他的话,其余二人听明白了, 推动将士奋进,并不是依靠忠义信念,而是利益。 “我也知道现在弃农从商之风难以抑制,”卫青顿了顿,本想遣词用句含蓄些,想到熊儿不是听不进去真话的人,直言道,“但我们不能捡起一个,又丢下一个。行均田,就是把肉食者的利都消了,肉食者与白衣没差别,天下是会乱的。” 卫青尽是老成谋国之言,卫子夫在心中也是认可, “大舅说的是。” 听过娘亲和大舅的话后,刘据心里没别的,就两个字,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