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时候不出头,什么时候才能让姜祇记住他们? “我昌武也来试试!” “来!老子谢俞就没输过谁!” “在下陈籍,也愿一试!” …… 孙介作为统军,他自然有决定权,他让他们一个个跟他打,一场场下来,竟无一人能打赢孙介,而孙介打了十八场,也只是微微疲惫。 这更叫淮州军心服口服,孙介日后管理军队,也少了很多刺头子。 军营中,一向贯彻弱肉强食,胜者为王,败者寇。 想立威,在接手淮州军的第一天,就得立! 这是姜祇留下孙介的目的。 孙介作为她的二把手,必定要有能指挥军队的强能力。 她不可能亲力亲为地带着军队,姜祇主外,开疆拓土,而孙介日常练兵,保持军队作战敏感度。 要问就不怕孙介夺了姜祇的权吗? 姜祇不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如果连这点心性都没有,如何能管理整个江山。 事事亲力亲为,就会丢失大方向,迷失在一件件小事之中。 姜祇作为掌舵人,只需要将每个空缺的位置填上人,她只握着方向盘,控制前行方向。 历史上被政务累死的皇帝不少,姜祇还没有蠢到要累死自己。 而且,她有绝对的自信,她麾下的人,不会背叛她。 他们有一个共性,就是看不惯黑暗,和她一样,做着结束黑暗,迎接光明的大事! 淮州兵马落入她手,相当于淮州也在她的掌控之中。 冬日快来了,给士兵准备的棉衣,看来要翻好几倍来生产了。 五百士兵翻了六百倍…… 姜祇一时头大,大规模纺织得普及了。 她去了一趟宝满楼,自她当上淮州王后,宝满楼更是门庭若市,每日都有不少世家贵族亲自到宝满楼,就想着能够偶遇姜祇,让他们家能被她记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