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妙哉…” “此诗虚实相生,景中含情,情中现景,实乃好诗啊,不愧是王大才子啊!” “哪里哪里,李兄才是胸怀大志,诗中有苍生啊,王某甘拜下风…” “以愚之见,二位之诗不相上下,二位之名都乃名不虚传呐…” 观景阁中,各路书生汇聚一堂,正以“秋风”为题吟诗作对。 “陵大才子何不献诗一首?”姜晏听了会儿阁中书生作的诗,转头望向了陵铧,眼里如同盛上了一潭碧波。 “别人攒的诗会,我等怎可妄入。” “那我俩独开一会如何,可得公子一诗否?” 姜晏微微仰头,轻晃手中折扇,灵动鲜活。 陵铧微愣,沉思了几秒,冲姜晏招了招手,“过来一点。” 姜晏靠近,陵铧醇厚的声音轻轻地在她耳边炸响,一首诗便直冲心房而去。 “公子文采斐然,不知何时著书啊,本宫…”姜晏后退半步,明眸闪烁,“咳咳,本公子定要请一本入府,日日拜读。” “陵某既已赋诗一首了,接下来,便得再请姜才子赏脸了…”陵铧拱手,宽大的云锦袖口掩住了上扬的嘴角。 … 两人互相分享完自己的诗作没多久,观景阁中的诗会也接近了尾声。 书生们纷纷结伴离开,刚刚的李、王两位书生也寒暄着走了出来,只是还没走出几步,便被一个小小的身影拦住了。 “秀才老爷,求求您收下我做书童吧…我很能干活的…” 约莫八九岁的孩童跪在地上,瘦弱的身子只裹着打满补丁的单薄粗麻衣,一阵秋风卷过,便冷的直打颤儿。 “哪来的小孩,去去去…” “秀才老爷的书童哪是你这样大字不识一个的人能当的…” 男孩一身还算整洁干净,可他们却像看到了什么脏污不堪的物什儿似的,眼里掩不住的嫌弃。 他们刚才口中所说的苍生与百姓,似乎,是不包含眼前的孩童的… 男孩不敢再说话了,只呆呆地跪在原地,书生们也都晦气地散开了。 姜晏看着这一幕,刚才眼中的笑意已完全消散,眉头轻拧,缓步走到男孩面前,半蹲下身,“你…想当书童是吗?” “嗯!”男孩抬起头,眼睛里再次有了光彩。 “为何?” 第(2/3)页